生死教育普及化?!

The New Place

香港生死教育現況可濃縮為以下重點:

  1. 文化障礙:華人社會視死亡為禁忌,公開討論少,導致生死教育普及度低,公眾對死亡的認知和情緒處理能力不足。
  2. 教育體系不足:中小學課程缺乏系統性生死教育,僅零星由NGO(如香港生死學協會)或項目(如香港大學「美善生命計劃」)推動,聚焦正面價值觀,少觸及死亡與哀傷。
  3. 社會需求迫切:2023年學生自殺率達10年新高(32宗),精神健康問題加劇,顯示生死教育需結合心理支持,幫助年輕人應對壓力與失落。
  4. 現有舉措
  • NGO活動:製作繪本(如《荔景山下》)、舉辦「瞓棺」體驗,促進死亡話題討論。
  • 教育局:推「校園‧好精神」網站,間接涉及生死教育,但無專門課程。
  • 研究與倡議:MWYO等機構呼籲政府將生死教育納入《施政報告》,推動系統化改革。
  1. 挑戰:文化阻力、家長學校顧慮、資源不足及缺乏統一課程框架,限制推廣;部分爭議言論(如自殺相關表述)凸顯專業培訓需求。
  2. 展望:需政策支持、專業培訓及文化觀念轉變,結合心理健康教育,系統化推廣生死教育,以助市民正視死亡、珍惜人生。

我們的殯儀策劃師伍老師(Kira Ng)經常為不同社區中心及金融機構等邀請出席演講嘉賓。伍老師希望可以為生死生死教育普及化出一分力。

人一出生就好想坐上一班火車,沿途會遇到不同的乘客和風景。但始終有落車的一天。到底誰會在下一站落車? 冇人知。所以正面認識生死,就不用擔心什麼時候需要下車。

網站是用中文語言設計的。它使用谷歌翻譯應用程式將其翻譯成各種語言。

由於不同的宗教喪葬儀式使用不同的專業術語。

因此,翻譯的內容可能不是 100% 準確。

為避免誤解,請聯絡我們以取得進一步說明。

謝謝!